長夏
詞語 | 長夏 |
---|---|
拼音 | cháng xià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陰歷六月。(二)、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解釋:
(一)、指陰歷六月。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春勝長夏。” 王冰 注:“所謂長夏者,六月也。”
(二)、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 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閑簾戶深。” 清 劉大櫆 《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nèi),老柏十?dāng)?shù)株蔽日,長夏坐其內(nèi)不知有暑也。”
釋義:
1.指陰歷六月。 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相關(guān)詞語:
傲不可長敖不可長拔苗助長鞭長莫及別無長物博采眾長鞭長不及鞭長駕遠(yuǎn)不遺寸長草長鶯飛長安道上長安棋局長此以往長風(fēng)破浪長歌當(dāng)哭長江天塹長頸鳥喙長樂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