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約
詞語 | 卑約 |
---|---|
拼音 | bēi yuē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困頓。(二)、謙讓克制。
解釋:
(一)、困頓。
《國語·吳語》:“天子有命, 周 室卑約,貢獻莫入,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無 姬 姓之振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天子進公爵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獻帝傳》:“朕以不德,繼序弘業,遭率土分崩,羣兇縱毒,自西徂東,辛苦卑約。”《宋書·恩倖傳·徐爰》:“ 爰 秉權日久,上昔在藩,素所不説。乃 景和 世,屈辱卑約, 爰 禮敬甚簡,益銜之。”
(二)、謙讓克制。
宋 葉適 《高夫人墓志銘》:“每族里間計較家事,極為退懦卑約,示若無有,人或頗忽易,逮其一旦設張豐大,出人望外數等,人皆驚不意,以為何術能然,直以為勉彊然爾。”
釋義:
1.困頓。 2.謙讓克制。
相關詞語:
卑鄙齷齪卑鄙無恥卑諂足恭卑辭重幣卑躬屈膝卑禮厚幣背盟敗約博文約禮不卑不亢不亢不卑不約而同百年之約卑不足道卑辭厚幣卑辭厚禮卑宮菲食卑躬屈節卑陋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