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
詞語 | 不見 |
---|---|
拼音 | bù j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不見面:不見不散。這孩子一年不見,竟長得這么高了。(二)、(東西)不在了;找不著(后頭必須帶“了”):我的筆剛才還在,怎么轉眼就不見了?
解釋:
(一)、看不到。
《易·艮》:“行其庭,不見其人。” 唐 韓愈 《琴操·拘幽操》詩:“朝不日出兮,夜不見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趕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擲過去,那蝦蟆一跳,便不見了。”
(二)、謂不易看到。
《左傳·成公十六年》:“怨豈在明,不見是圖。” 張舜徽 注:“謂防止怨恨不僅在明顯之仇恨,尚須圖謀不易見之細微怨恨。”
(三)、不看,不讀。
《梁書·任昉傳》:“ 昉 墳籍無所不見,家雖貧,聚書至萬餘卷。”
(四)、用在“聞”“看”“找”等動詞之后,表示行動沒有結果。
清 李漁 《奈何天·驚丑》:“腳上那一種,做一頭睡,自然聞不見,不消慮他。” 柯巖 《快活的小詩·眼鏡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鏡怎么找不見?”
釋義:
不見,指不曾相見;不易看到。語出《易·艮》:“行其庭,不見其人。”
相關詞語:
不成器抱不平不旋踵哀而不傷愛不忍釋愛不釋手曖昧不明安不忘危按兵不動按捺不住暗室不欺傲不可長傲慢不遜按兵不舉敖不可長八面見光把持不定白日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