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軍
詞語 | 七軍 |
---|---|
拼音 | qī j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唐代軍隊出征時,中軍一軍,左、右虞候各一軍,左、右廂各二軍,共七軍。(二)、泛指七支軍隊。
解釋:
(一)、 唐 代軍隊出征時,中軍一軍,左、右虞候各一軍,左、右廂各二軍,共七軍。
《通典·兵一》:“ 大唐 衛公 李靖 《兵法》曰:‘諸大將出征且約授兵二萬人,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
(二)、泛指七支軍隊。
《三國演義》第七四回:“遂加 于禁 為征南將軍,加 龐德 為征西都先鋒,大起七軍,前往 樊城 。”
釋義:
1.唐代軍隊出征時,中軍一軍,左﹑右虞候各一軍,左﹑右廂各二軍,共七軍。 2.泛指七支軍隊。
相關詞語:
七返丹昂藏七尺敗軍之將筆掃千軍避軍三舍常勝將軍才高七步殘軍敗將大樹將軍斷頭將軍覆軍殺將狗頭軍師孤軍奮戰孤軍作戰孤軍深入橫七豎八橫掃千軍戶曹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