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
詞語 | 牛耳 |
---|---|
拼音 | niú ěr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見〖執牛耳〗。解釋:
(一)、古代諸侯會盟時,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盤,由主盟者執盤分嘗諸侯為誓,以示信守。
《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 鄭玄 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領袖地位的人。 宋 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向南慟哭》詩:“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清 馮桂芬 《洪鼎郵程詩思圖》詩:“ 洪君 清才出吾黨,文社儼推牛耳長。” 蔣同超 《挽丘滄海》詩:“七子天南紹 建安 ,當年牛耳執騷壇。”參見“ 執牛耳 ”。
釋義:
1.古代諸侯會盟時,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盤,由主盟者執盤分嘗諸侯為誓,以示信守。《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鄭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領袖地位的人。
造句:
1、民國以來,張大千執畫壇牛耳,成就之大,無出其右。
2、布里奇斯醫生被認為是全球精神外科領域的執牛耳者。
相關詞語:
耳邊風耳報神耳旁風風馬牛墻有耳一牛鳴執牛耳搏牛之虻不絕于耳不堪入耳版筑飯牛閉目塞耳避人耳目長目飛耳充耳不聞出口入耳床下牛斗椎牛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