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胡
詞語 | 東胡 |
---|---|
拼音 | dōng 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時中國東北 的西部地區各少數民族的總稱。因居匈奴(胡)以東而得名。春秋戰國以后活動在燕國東北。秦漢時為匈 奴擊敗。以后退居烏桓山的一支稱烏桓,退居鮮卑山的一支稱鮮卑。解釋:
(一)、我國古代的少數民族。因居于 匈奴 之東,故名。
春秋 、 戰國 時,南鄰 燕國 ,后為 燕 所破,遷于今 西遼河 上游一帶。 秦 末 東胡 強盛,后為 匈奴 冒頓單于 擊敗。馀眾退居 烏桓山 和 鮮卑山 ,分別稱 烏桓 、 鮮卑 。見《史記·匈奴列傳》。后亦為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泛稱。 唐 杜甫 《北征》詩:“ 東胡 反未已,臣 甫 憤所切。”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 滿洲 外族,是曰 東胡 。”
釋義:
我國古代民族,居住在今內蒙古東南一帶。
造句:
1、我家住在東胡花園三單元502用英文怎么寫?
2、本文通過考古發掘和歷史文獻材料分析探討歷史上的東胡族.
相關詞語:
東道主東窗計遼東豕跋胡疐尾避世墻東不識東家拆東補西拆西補東大江東去東奔西走東窗事發東床快婿東床坦腹東倒西歪東道之誼東方千騎東風浩蕩東風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