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
詞語 | 文德 |
---|---|
拼音 | wén d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指禮樂教化。與“武功”相對。《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后漢書·光武帝紀上》:“言武功則莫之敢抗,論文德則無所與辭。” 元 傅若金 《書南寧驛》詩:“也知文德能柔遠,傳道新恩欲罷征。” 魯迅 《偽自由書·王化》:“還有什么事可以做呢?自然只有修文德以服‘遠人’的 日本 了。”(2).寫文章的道德。 魯迅 《偽自由書·從幽默到正經》:“又不幸而 榆關 失守, 熱河 吃緊了,有名的文人學士,也就更加吃緊起來……講文德的也有,罵人固然可惡,俏皮也不文明,要大家做正經文章,裝正經臉孔,以補‘不抵抗主義’之不足。”解釋:
(一)、指禮樂教化。與“武功”相對。
《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后漢書·光武帝紀上》:“言武功則莫之敢抗,論文德則無所與辭。” 元 傅若金 《書南寧驛》詩:“也知文德能柔遠,傳道新恩欲罷征。” 魯迅 《偽自由書·王化》:“還有什么事可以做呢?自然只有修文德以服‘遠人’的 日本 了。”
(二)、寫文章的道德。
魯迅 《偽自由書·從幽默到正經》:“又不幸而 榆關 失守, 熱河 吃緊了,有名的文人學士,也就更加吃緊起來……講文德的也有,罵人固然可惡,俏皮也不文明,要大家做正經文章,裝正經臉孔,以補‘不抵抗主義’之不足。”
釋義:
1.指禮樂教化。與"武功"相對。 2.寫文章的道德。
造句:
1、 理人必以文德,防邊必以武威。
2、 朕昔受委專征,民間遂有此曲,雖非文德之雍容,然功業由茲而成,不敢忘本。
相關詞語:
愛人以德百代文宗敗德辱行表面文章博文約禮不立文字不文不武班馬文章半文半白半文不白秉文兼武秉文經武不名一文不直一文才德兼備才兼文武稱德度功粗通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