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大
詞語 | 讬大 |
---|---|
拼音 | tuō dà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身居高位而不被事務(wù)牽纏住。(二)、謂妄自尊大。
(三)、指因驕傲而疏忽大意。
解釋:
(一)、謂身居高位而不被事務(wù)牽纏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yù)》:“時人目 庾中郎 善於託大,長於自藏。” 劉孝標(biāo) 注引《名士傳》:“ 敳 雖居職任,未嘗以事自嬰,從容博暢,寄通而已。” 清 盧存心 《蠟談》:“口吃而不語,可謂善於自藏;才拙而能行,寧非長於託大。”
(二)、謂妄自尊大。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三折:“他可不託大,不嫌貧。” 朱自清 《民眾文學(xué)談》:“他們託大慣了。”
(三)、指因驕傲而疏忽大意。
《三國演義》第七十回:“雖然如此,未可託大,可使 魏延 助之。”
釋義:
讬大是一條古漢語詞匯。
相關(guān)詞語:
百年大計抱頭大哭筆大如椽彪形大漢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識大體百年大業(yè)百事大吉不顧大局不登大雅才疏志大材大難用長篇大論長枕大被吹大法螺春回大地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