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鳳
詞語 | 鳴鳳 |
---|---|
拼音 | míng fè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鳴鳳記》,傳奇劇本,為明代王世貞門客作,寫楊繼盛與嚴(yán)嵩斗爭被害慘死的故事。解釋:
(一)、鳳凰。傳說中的瑞鳥。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能翔 岐 陽之鳴鳳,納 虞氏 之白環(huán)。” 李善 注:“《國語》: 周 內(nèi)史 過 曰: 周 之興也,鸑鷟鳴於 岐山 。” 晉 張協(xié) 《七命》:“鳴鳳在林,伙於 黃帝 之園;有龍游淵,盈於 孔甲 之沼。” 元 張鳴善 《水仙子·譏時》曲:“説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 岐山 鳴鳳,兩頭蛇 南陽 臥龍 。”
(二)、《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鄭玄 箋:“鳳皇鳴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視下,觀可集止,喻賢者待禮乃行,翔而后集。”后即以“鳴鳳”比喻賢者。
唐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鳴鳳托高梧,凌風(fēng)何翩翩。” 唐 高適 《酬秘書弟廉寄幕下諸公》:“游鱗戲滄浪,鳴鳳棲梧桐。” 明 楊慎 《春興》詩之五:“爭傳鳴鳳巢阿閣,可見飛鴻出罻羅。”
(三)、泛指杰出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fēng)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鳴鳳也。”
(四)、鳳凰鳴叫。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觀游龍於神淵,聆鳴鳳於高岡。”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 南朝 梁簡文帝 《箏賦》:“ 江 南之竹, 弄玉 有鳴鳳之簫焉。洞陰之石, 范 女有游仙之磬焉。”
(五)、鳳鳴喈喈。比喻夫婦和睦。
《舊唐書·哀帝紀(jì)》:“皇太后義深鳴鳳,痛切攀龍,亦欲專奉靈輿,躬及園寢。”
釋義:
鳴鳳,漢語拼音míng fèng,意思是《鳴鳳記》,傳奇劇本,為明代王世貞門客作,寫楊繼盛與嚴(yán)嵩斗爭被害慘死的故事。
造句:
1、不用載為鳴鳳管,不須截為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白居易
2、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相關(guān)詞語:
一牛鳴鰲鳴鱉應(yīng)百家爭鳴百鳥朝鳳不平則鳴扳龍附鳳彩鳳隨鴉朝陽丹鳳乘鸞跨鳳采鳳隨鴉長鳴都尉潮鳴電掣潮鳴電摯乘龍配鳳雛鳳清聲打鳳撈龍丹鳳朝陽倒鳳顛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