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地
詞語 | 余地 |
---|---|
拼音 | yú d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空隙的地方,比喻言論或行動中留下的可以回旋的地步解釋:
(一)、空馀的地方。
《莊子·養(yǎng)生主》:“彼節(jié)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宋 司馬光 《早春戲作呈范景仁》詩:“茅茨庇風雨,偏隘無餘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于玉》:“俄有桐鳳翔集,童捉謂生曰:‘黑徑難行,可乘此代步。’生慮細小不能勝任。童曰:‘試乘之。’生如所請,寬然殊有餘地。” 茅盾 《路》八:“兩手合抱在胸前,慢慢地在這幾乎沒有回旋余地的斗室中踱方步。”
(二)、指言論或行動中留有的可以回旋的地步。
唐 劉長卿 《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詩:“一從理京劇,萬事皆容易。則知無不可,通變有餘地。” 清 劉大櫆 《<倪司城詩>序》:“其刻求於一字一句之間,如酷吏之治獄,必不稍留餘地。”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一章:“一連串的牢騷話,簡直沒有商量的余地。”
釋義:
①空余的地方:偏隘無余地|廳內(nèi)坐十桌人尚有回旋的余地。 ②指言行中可以回旋的地步:做事要留余地|沒商量的余地|有挽回的余地。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搖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天柱地不留余地不毛之地不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