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雛
詞語 | 一匹雛 |
---|---|
拼音 | yī pǐ chú |
字數(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只小鴨。解釋:
(一)、一只小鴨。
《孟子·告子下》:“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 趙岐 注:“人言我力不能勝一小雛。” 孫奭 音義:“匹, 丁 作疋……今案《方言》:‘ 尐 ,小也。’音節(jié)。蓋與疋字相似,后人傳寫誤耳。” 焦循 正義:“《淮南·時則訓(xùn)》注云:‘雛,新雞也’,然則雛為雞之名。讀匹為尐,則尐雛即是小雞;讀匹如字,則匹雛即是雙雞。”按,《禮記·曲禮下》:“庶人之摯匹。” 鄭玄 注:“説者以匹為鶩。” 漢 班固 《白虎通·文質(zhì)》:“疋謂鶩也。”均訓(xùn)“匹”為鴨。證以現(xiàn)代漢語東南沿海地區(qū)方言及傣語、瑤語、侗語、黎語與其他鄰近語言,則古漢語“匹”與這些語言中訓(xùn)鴨之bit、bet、pit、phit等同源,“一匹雛”謂“一只小鴨”,當無可置疑。參閱 聞宥 《語源叢考·鴨、鴄、鶩三詞次第考》。
釋義:
1.一只小鴨。
相關(guān)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百無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