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時食
詞語 | 非時食 |
---|---|
拼音 | fēi shí shí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佛教戒律。正午以前為時,正午以后為非時,時則食,非時則不得食。但飲蘇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時食。解釋:
(一)、佛教戒律。正午以前為時,正午以后為非時,時則食,非時則不得食。但飲蘇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時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佛經戒比丘非時食,蓋其法過午則不食也。” 宋 張镃 《謝豈庵餉澄粉圓子》詩“始知可助非時供”自注:“釋氏齋后食,名非時食。”參見“ 非時漿 ”。
釋義:
1.佛教戒律。正午以前為時﹐正午以后為非時﹐時則食﹐非時則不得食。但飲蘇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時食。
相關詞語:
哀梨蒸食安時處順八珍玉食搬弄是非伴食宰相幫虎吃食飽食暖衣飽食終日并日而食伯玉知非不合時宜不入時宜不失時機不識時務不時之需不食馬肝不食周粟不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