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筆
詞語 | 簪筆 |
---|---|
拼音 | zān b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插筆于冠或笏,以備書寫。古代帝王近臣、書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裝束。《漢書·趙充國傳》:“﹝ 張安世 ﹞本持橐簪筆事 孝武帝 數十年,見謂忠謹,宜全度之。”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近臣負橐簪筆,從備顧問,或有所紀也。”《漢書·昌邑王劉賀傳》:“﹝ 劉賀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顏師古 注:“簪筆,插筆於首也。”《晉書·輿服志》:“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手版即古笏矣。尚書令、僕射、尚書手版頭復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隋 薛道衡《從駕幸晉陽》詩:“方觀翠華反,簪筆上云亭。”(二)、指仕宦。清 陸以湉《冷廬雜識·改官詩》:“簪筆雍容志已虛,不如歸去舊蓬廬。”參見“簪白筆”。
解釋:
(一)、謂插筆于冠或笏,以備書寫。古代帝王近臣、書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裝束。
《漢書·趙充國傳》:“﹝ 張安世 ﹞本持橐簪筆事 孝武帝 數十年,見謂忠謹,宜全度之。”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近臣負橐簪筆,從備顧問,或有所紀也。”《漢書·昌邑王劉賀傳》:“﹝ 劉賀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 顏師古 注:“簪筆,插筆於首也。”《晉書·輿服志》:“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手版即古笏矣。尚書令、僕射、尚書手版頭復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隋 薛道衡 《從駕幸晉陽》詩:“方觀翠華反,簪筆上云亭。”
(二)、指仕宦。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改官詩》:“簪筆雍容志已虛,不如歸去舊蓬廬。”參見“ 簪白筆 ”。
釋義:
1.謂插筆于冠或笏﹐以備書寫。古代帝王近臣﹑書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裝束。 2.指仕宦。
相關詞語:
筆飽墨酣筆大如椽筆耕硯田筆墨官司筆掃千軍筆下超生筆下生花筆走龍蛇筆誅墨伐秉筆直書筆底超生筆底春風筆底龍蛇筆伐口誅筆歌墨舞筆酣墨飽筆翰如流筆老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