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
詞語 | 蕁麻疹 |
---|---|
拼音 | xún má zhě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種過敏性皮疹,俗稱風疹疙疸。解釋:
(一)、(蕁xún)一種皮膚病。又稱風疹塊。癥狀是局部或全身性皮膚上突然成片出現紅色腫塊,甚癢。乍發乍退,不留痕跡,日或反復數次。急性的旬日可愈,慢性的往往持續數月。致病因素復雜,某些食物、藥品、蟲咬、細菌感染、接觸刺激性物質及冷熱過敏等,均可能引起此種病癥。
釋義:
俗稱“風疹塊”。皮膚對某些因素的過敏反應引起的局限性暫時性的水腫風團。起病時,皮膚突然瘙癢,隨后出現大小不一的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凸出皮膚表面。常在幾分鐘至幾小時內自行消失。有時可一日發作數次。
造句:
1、目的:觀察氯馬斯汀聯合雷尼替丁治療蕁麻疹的療效和安全性。
2、結論復方甘草酸苷與雷尼替丁聯合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肯定。
相關詞語:
愁緒如麻頂針續麻紛亂如麻骨軟筋麻黃麻紫書黃麻紫泥雞犬桑麻快刀斬麻麻痹大意麻木不仁麻痹不仁麻痺不仁麻姑獻壽蓬賴麻直披麻救火蓬生麻中披麻帶索披麻帶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