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昏
詞語 | 童昏 |
---|---|
拼音 | tóng hū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愚昧無知。《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童昏不可使謀。” 韋昭 注:“童,無智;昏,闇亂也。”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六:“利盡萬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求人之所甚利,其為不可,雖童昏實知之。” 嚴復(fù) 《譯<天演論>自序》:“祖父雖圣,何救子孫之童昏也哉!”(2).指年幼無知者。《詩·鄭風(fēng)·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毛 傳:“狂行童昏所化也。” 孔穎達 疏:“童昏,謂年在幼童,昏闇無知。”《隋書·李諤傳》:“閭里童昏,貴游總丱,未窺六甲,先制五言。”解釋:
(一)、愚昧無知。
《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童昏不可使謀。” 韋昭 注:“童,無智;昏,闇亂也。”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六:“利盡萬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求人之所甚利,其為不可,雖童昏實知之。” 嚴復(fù) 《譯<天演論>自序》:“祖父雖圣,何救子孫之童昏也哉!”
(二)、指年幼無知者。
《詩·鄭風(fēng)·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毛 傳:“狂行童昏所化也。” 孔穎達 疏:“童昏,謂年在幼童,昏闇無知。”《隋書·李諤傳》:“閭里童昏,貴游總丱,未窺六甲,先制五言。”
釋義:
童昏,tóng hūn,ㄊㄨㄙˊ ㄏㄨㄣ,出處《國語·晉語四》。
相關(guān)詞語:
白叟黃童晨昏定省沖昏頭腦齒豁頭童黜昏啟圣地老天昏二童一馬反老還童返老還童返老歸童鶴發(fā)童顏黃童白叟昏定晨省昏昏欲睡昏鏡重磨昏聵無能昏天黑地昏頭昏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