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水
詞語 | 菽水 |
---|---|
拼音 | shū shu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豆與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語出《禮記·檀弓下》:“子路 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 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解釋:
(一)、豆與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語出《禮記·檀弓下》:“ 子路 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 孔子 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
宋 陸游 《湖堤暮歸》詩:“俗孝家家供菽水,農勤處處筑陂塘。”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郁達夫 《再游高莊偶感續成》詩:“只愁母老羣兒幼,菽水蒲編供不周。”
釋義:
【詞目】菽水【拼音】shū shuǐ【注音】ㄕㄨ ㄕㄨㄟˇ【解釋】豆與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常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詳細釋義典源《荀子·天論》:“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禮記注疏》卷十《檀弓》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斂手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財。斯之謂禮。”漢·鄭玄注:“王云:熬豆而食曰啜菽。”唐·孔穎達疏:“謂使親盡其歡樂此之謂孝。”
相關詞語:
潑冷水巴山蜀水跋山涉水白山黑水白水鑒心杯水車薪背水一戰冰寒于水不辨菽麥不服水土不通水火布帛菽粟悲歌易水杯水粒粟杯水輿薪杯水之敬杯水之謝冰清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