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箋
詞語 | 鸞箋 |
---|---|
拼音 | luán ji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鸞牋”。解釋:
(一)、亦作“ 鸞牋 ”。
宋 蘇易簡 《文房四譜·紙譜》:“ 蜀 人造十色牋,凡十輻為一榻……然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則隱起花木麟鸞,千狀萬態。”后人因稱彩箋為“鸞箋”。 宋 張镃 《池上木芙蓉欲開述興》詩之二:“岸巾三酌便酣眠,墮地鸞牋寫未全。”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慈訓》:“歌《鳴鹿》,賦落鴻,寫鸞箋驚蛇走龍。” 清 龔自珍 《丑奴兒令》詞:“鸞箋偷寫伊名字,琴語依稀,箏語依稀,花影無媒忽進幃。”
釋義:
鸞箋,古紙名。指彩箋。出自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
相關詞語:
別鶴孤鸞別鶴離鸞乘鸞跨鳳驂鸞馭鶴倒鳳顛鸞顛鸞倒鳳鳳靡鸞吪飛鸞翔鳳鳳舞鸞歌鳳簫鸞管鳳協鸞和鳳吟鸞吹鳳友鸞交鳳友鸞諧鳳只鸞孤鳳翥鸞回鳳翥鸞翔鳳泊鸞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