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法
詞語 | 七字法 |
---|---|
拼音 | qī zì fǎ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漢字書寫運筆的七種方法,即擫、壓、鉤、揭、抵、導、送,亦稱撥鐙法。解釋:
(一)、漢字書寫運筆的七種方法,即擫、壓、鉤、揭、抵、導、送,亦稱撥鐙法。
南唐 李煜 《書述》:“書有七字法,謂之撥鐙。自 衛夫人 并 鐘 、 王 ,傳授於 歐 、 顏 、 褚 、 陸 等,流於此日……所謂法者,擫壓、鉤揭、抵拒、導送是也。” 沉尹默 《書法論·余論》:“檢閱 計有功 《唐詩紀事》 陸希聲 條,只言:凡五字,擫、押、鉤、格、抵,而無‘謂之撥鐙法’字樣。由此可見, 李煜 的七字法是參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盡可以為依據的。”
釋義:
1.漢字書寫運筆的七種方法,即擫﹑壓﹑鉤﹑揭﹑抵﹑導﹑送,亦稱撥鐙法。南唐李煜《書述》:"書有七字法,謂之撥鐙。自衛夫人并鐘﹑王,傳授于歐﹑顏﹑褚﹑陸等,流于此日……所謂法者,擫壓﹑鉤揭﹑抵拒﹑導送是也。"沈尹默《書法論.余論》:"檢閱計有功《唐詩紀事》陸希聲條,只言:凡五字,擫﹑押﹑鉤﹑格﹑抵,而無'謂之撥鐙法'字樣。由此可見,李煜的七字法是參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盡可以為依據的。"
相關詞語:
七返丹一字師昂藏七尺八字打開白紙黑字抱法處勢不二法門不法常可不及之法不立文字不易一字敗法亂紀不足為法拆白道字吹大法螺春秋筆法才高七步拆牌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