慟哭
詞語 | 慟哭 |
---|---|
拼音 | tòng k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放聲痛哭,號哭聽見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慟哭宮中皆慟哭。--唐.李朝威《柳毅傳》捧詔慟哭。--清.梁啟超《譚嗣同傳》解釋:
(一)、痛哭。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 彥 見之,抱母慟哭,絶而復(fù)蘇。” 宋 王安石 《嘆息行》:“官驅(qū)羣囚入市門,妻子慟哭白日昏。” 清 吳偉業(yè) 《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六回:“ 周丑孩 一見父親成了這般光景,一下?lián)溥^去伏在身上,放聲慟哭起來。”
釋義:
慟哭,指放聲痛哭,號哭,出自 《搜神記》。
造句:
1、望著母親的遺像,女兒慟哭失聲,哀痛欲絕。
2、鄧*平同志逝世的噩耗傳來,同學(xué)們無不慟哭失聲,哀痛欲絕。
相關(guān)詞語:
抱頭大哭抱頭痛哭長歌當(dāng)哭觸目慟心鬼哭狼嚎鬼哭神嚎干啼濕哭鬼哭狼嗥鬼哭神愁鬼哭神號鬼哭神驚鬼哭粟飛鬼哭天愁行號巷哭號咷大哭號啕大哭見哭興悲街號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