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坼
詞語 | 龜坼 |
---|---|
拼音 | guī ch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形容天旱土地裂開。龜,通“皸”。(二)、手足皮膚凍裂。龜,通“皸”。
解釋:
(一)、形容天旱土地裂開。龜,通“ 皸 ”。
宋 王炎 《喜雨賦》:“視衍沃而龜坼,況高田之未耰,苗已悴而半槁,懼西疇之不收。” 清 趙翼 《大雨》詩:“何況高原距水遙,眼看龜坼地不毛。” 宋 蘇軾 《用前韻作雪詩留景文》:“東齋夜坐搜雪句,兩手龜坼霜須折。” 清 劉大櫆 《胡節婦傳》:“嚴寒時,兩手常見龜坼也。”
(二)、手足皮膚凍裂。龜,通“ 皸 ”。
釋義:
龜坼讀音:jun che解釋:1,手(足)凍裂。出處:陸游《雪后龜堂獨坐》詩之二:“兩手龜坼愁出袖,閉戶垂幃坐清晝。”2,土地久旱干裂。出處:陸九淵《石灣禱雨文》:“今不雨彌月,龜坼已深,水泉頓縮,陂池鄉涸。”
相關詞語:
不待蓍龜不龜手藥蟬腹龜腸傳龜襲紫地坼天崩鼎玉龜符龜鶴遐壽龜龍鱗鳳龜龍片甲龜冷支床龜毛兔角龜文鳥跡龜厭不告龜玉毀櫝詬龜呼天龜鶴遐齡龜冷搘床龜齡鶴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