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攄
詞語 | 發攄 |
---|---|
拼音 | fā sh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宣揚;傳播。(二)、抒發;發泄。
(三)、指闡發。
(四)、使奮發。
解釋:
(一)、宣揚;傳播。
宋 周敦頤 《<周子全書>序》:“闡明先哲之菁華,發攄斯道之統緒,至精至確,蔑以加矣。”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二編第二章:“詳考 歐 美 政治經濟之理論與實際,隨預備,隨發攄,以求適用於吾國。”
(二)、抒發;發泄。
明 梅之熉 《<古今譚概>敘》:“不有牢騷鬱積於中而無路發攄也,亦不欲譚。” 清 龍啟瑞 《上梅伯言先生書》:“又地方官相與違難,噫氣填胸肺間,因自戒執筆,恐發攄太過,以益時忌。”
(三)、指闡發。
王闿運 《湘綺樓論詩文體法》:“ 太沖 、 安仁 ,發攄學識,用兼《詩》《書》,其文爛焉。”
(四)、使奮發。
郭孝成 《湖南光復紀事》:“一倡百和,歷久彌堅,且其學校教育,又能發攄民族,故 湘省 之革命風潮,不必 鄂省 為之倡,已不可須臾緩矣。”
釋義:
發攄拼音是fā shū,來源于 宋 周敦頤 《序》:“闡明先哲之菁華,發攄斯道之統緒,至精至確,蔑以加矣。”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二編第二章:“詳考 歐 美 政治經濟之理論與實際,隨預備,隨發攄,以求適用於吾國。”
相關詞語:
白發蒼顏白發紅顏白發千丈白發青衫百發百中不差毫發不悱不發白發蒼蒼白發丹心白發朱顏百中百發飆發電舉不絕如發不爽毫發蒼顏白發初發芙蓉觸機便發春筍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