僨事
詞語 | 僨事 |
---|---|
拼音 | fèn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敗事。解釋:
(一)、敗事。
《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鄭玄 注:“僨,猶覆敗也。” 明 宋濂 《贈吳府伴讀陳生孟旸序》:“幸仕優而學,拾級而升,庶幾無曠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只因你鹵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常語有所謂‘膽大心細’,膽大心細是可貴的,如果膽大心粗,那只適足僨事,不但無可貴,而且是應該極力避免的。”
釋義:
〈書〉把事情搞壞:膽大而心不細,只能~。
造句:
1、 我們的一言僨事都應該符合人民的利益。
2、 但是即使最僨事疾俗的人也暗地里承認,成功確實存在。
相關詞語:
安然無事暗昧之事報冰公事比類從事便宜行事不省人事百年好事百事大吉百事無成抱冰公事比物假事比物屬事便宜從事不事邊幅草草了事草率從事成事不說草率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