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飾
詞語 | 雕飾 |
---|---|
拼音 | diāo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雕刻并裝飾:精心雕飾。柱子上的盤龍雕飾得很生動。(二)、雕刻的花紋、圖形裝飾:門扇上的雕飾已經殘破了。
(三)、指過分地刻畫修飾:她表演適度,不加雕飾,顯得很自然。
解釋:
(一)、雕琢文飾,使器物華美。
《逸周書·大匡》:“車不雕飾,人不食肉,畜不食穀。”《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是時郡尉府舍皆有雕飾。” 唐 錢起 《瑪瑙杯歌》:“良工雕飾明且鮮,得成珍器入芳筵。”
(二)、比喻美化文辭,刻意求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文不雕飾,而辭切事明。”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二篇:“其文屏去雕飾,反近自然。”
(三)、泛指對文章進行加工。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諸如此句,多是古史全文,則知夫子之所修者,但因其成事,就加雕飾,仍舊而已。”
(四)、偽飾;做作。
《隸釋·漢太尉劉寬碑》:“﹝公﹞有樂道寧儉之性,疾雕飾,尚樸素。”《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 植 ( 曹植 )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飾,五官將( 曹丕 )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稱説,故遂定為太子。”
(五)、彫飾:1.雕鏤繪飾。
漢 張衡 《應間》:“器賴雕飾為好,人以輿服為榮。”《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帝愈增崇宮殿,彫飾觀閣。”《北齊書·薛琡傳》:“自制喪車,不加彫飾。”
(六)、謂雕琢文飾。
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古者事事醇素,今則莫不彫飭,時移世故,理自然也。” 宋 洪邁 《<唐黃御史公集>序》:“於時墨儒詞匠,所為詩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飾為工。”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俺不懼前車覆,莽秋水挺芙渠,娟潔天然,彫飾全除。”
釋義:
①雕刻并裝飾:精心~ㄧ柱子上的盤龍~得很生動。 ②雕刻的花紋、圖形裝飾:門扇上的~已經殘破了。 ③指過分地刻畫修飾:她表演適度,不加~,顯得很自然。
造句:
1、 愛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愛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愛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2、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相關詞語:
補過飾非禪世雕龍雕蟲小技雕肝琢腎雕蚶鏤蛤雕闌玉砌雕梁畫棟雕心雁爪雕玉雙聯雕章鏤句雕章繪句雕章縟彩雕章琢句雕蟲小藝雕蟲篆刻雕風鏤月雕肝鏤腎雕肝掐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