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幡
詞語 | 龍幡 |
---|---|
拼音 | lóng fā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畫有龍的旗幟。(二)、中軍主帥之旗。
解釋:
(一)、畫有龍的旗幟。
《黃庭內(nèi)景經(jīng)·腎部》:“蒼錦云衣舞龍幡,上致明霞日月煙。” 蔣國祚 注引 呂祖 曰:“龍幡是水生龍之象也。” 清 魏耕 《董逃行》:“矠鱉射鯉整后廚,龍幡阿娜客來遲。”參見“ 龍旂 ”。
(二)、中軍主帥之旗。
宋 孔平仲 《紫髯將軍》詩:“龍幡遮火燒 赤壁 ,東南風(fēng)急天絳色。” 明 孫仁孺 《東郭記·為將軍》:“從軍苦,黃花緑野,畫角促龍幡。”參見“ 龍旂 ”。
釋義:
1.畫有龍的旗幟。 2.中軍主帥之旗。
相關(guān)詞語:
跑龍?zhí)?/a>鰲憤龍愁白龍魚服筆走龍蛇扳龍附鳳筆底龍蛇藏龍臥虎車水馬龍成龍配套乘龍佳婿乘龍快婿禪世雕龍乘龍配鳳打鳳撈龍得婿如龍打鳳牢龍打虎牢龍雕龍畫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