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道
詞語 | 志道 |
---|---|
拼音 | zhì d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有志于道。語出《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漢武內傳》:“若其志道,將以身投餓虎,忘軀破滅,蹈火履水,固於一志,必無憂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鮑丘水》:“施主慮闕道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棲託焉。”(二)、把道理記在心里。志,通“識”。
解釋:
(一)、有志于道。語出《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漢武內傳》:“若其志道,將以身投餓虎,忘軀破滅,蹈火履水,固於一志,必無憂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施主慮闕道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棲託焉。”
(二)、把道理記在心里。志,通“ 識 ”。
《國語·晉語三》:“志道者勿忘,將及矣!” 韋昭 注:“志,識也。及,至也。勿忘此占,言禍將至也。”
釋義:
【拼音】chà shì【注音】ㄔㄚˋ ㄕㄧˋ【條目】詫事(詫事)【引證解釋】令人驚詫的事,怪事。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二折:“天那,怎么有這一場詫事!”《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想我自從一十六歲才有知識便遭了 紀獻唐 那賊為他那賊子 紀多文 求婚的一樁詫事。”
相關詞語:
東道主安貧樂道安心定志傲睨得志安貧守道岸然道貌班荊道故暴虐無道北道主人倍道而進背道而馳比物此志兵行詭道伯道無兒不拔之志霸道橫行班荊道舊卑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