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師
詞語 | 誓師 |
---|---|
拼音 | shì s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軍隊出征前,主帥向全軍將士宣示作戰意義,表示堅決的戰斗意志。也泛指群眾集會嚴肅地表示完成某項重要任務的決心:誓師典禮。誓師大會。解釋:
(一)、《書·大禹謨》:“ 禹 乃會羣后,誓于師曰:濟濟有眾,咸聽朕命。”后以“誓師”指軍隊出征前或作戰時,統帥向將士宣示作戰意義,以激勵士師的戰斗意志。
《淮南子·要略》:“﹝ 武王 ﹞躬擐甲胄,以伐無道而討不義,誓師 牧野 以踐天子之位。”《舊唐書·忠義傳下·張巡》:“ 巡 神氣慷慨,每與賊戰,大呼誓師,眥裂血流,齒牙皆碎。”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一:“ 太祖 既誓師讎 明 ,戡 撫順 ,夷 清河 ,遂以 天命 四年春,留兵六千守 札喀關 備 明 。”
(二)、泛指群眾集會莊嚴地表示完成某項重要任務的決心。
殷夫 《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詩之五:“我們的五一祭是誓師禮,我們的示威是勝利的前提。”
釋義:
誓師,是指出征前統帥向戰士宣布作戰意義,表示決心的意思,也泛指在群眾集會莊嚴地表示決心。常用詞語是誓師大會。
造句:
1、在誓師大會上,戰士們豪情萬丈,決心視死如歸,英勇殺敵。
2、高考將至,學校召集備考生舉行誓師大會。
相關詞語:
百世師一字師百萬雄師班師回朝百世之師柏舟之誓拜賜之師班師得勝班師回俯陳師鞠旅出師不利出師無名出師有名多口阿師賭誓發原賭誓發愿賭咒發誓狗頭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