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
詞語 | 橘紅 |
---|---|
拼音 | jú h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中藥指柑橘類干燥的外果皮,可入藥。(二)、像紅色橘子皮那樣的顏色。
解釋:
(一)、中藥名。指去掉內層白色部分后的橘子紅色外皮。有去濕化痰之效。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橘》﹝集解﹞引 王好古 曰:“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去白者曰橘紅也。”
(二)、指去橘絡后的橘皮。
宋 蘇軾 《己丑除日》詩之二:“橘紅安穩近誰傳,鬢雪蕭騷久已然。”自注:“予舊有腹疾,或教服橘皮煎丸,經月良愈。” 宋 韓彥直 《橘錄·入藥》:“橘皮最有益於藥,去盡脈則為橘紅。”
(三)、像橘子黃里透紅的顏色。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橘紅的陽光灑滿一地。” 郭小川 《贈友人》詩:“硝煙炮火只不過增添一抹清晨的橘紅的新天。”
釋義:
①中醫指柑橘類干燥的外果皮,可入藥。 ②像紅色橘子皮那樣的顏色。
造句:
1、有那橘紅的柿子,壓彎了枝頭,成了一盞盞小燈籠。
2、太陽快要下山了,梧桐樹披上了橘紅色的晚裝。隨著最后一抹陽光的西沉,校園逐漸恢復了寧靜,只有梧桐樹依然挺拔的站立在那兒,仿佛還沉浸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里。
相關詞語:
暗綠稀紅白發紅顏百紫千紅碧鬟紅袖姹紫嫣紅橙黃橘綠齒白唇紅唇紅齒白翠消紅減裁紅點翠慘綠愁紅愁紅慘綠愁紅怨綠穿紅著綠燈紅酒綠大紅大綠大紅大紫耳紅面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