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
詞語 | 河堤 |
---|---|
拼音 | hé d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沿河道兩岸用土或石壘成似墻的構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解釋:
(一)、亦作“ 河隄 ”。沿河的擋水建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古多指 黃河 河堤。
《漢書·溝洫志》:“ 河 隄使者 王延世 使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 河 隄成。”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 河 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老殘游記》第十二回:“﹝ 老殘 ﹞也出來步到 河 堤上,看見那 黃河 從西南上下來。” 孫中山 《建國方略·第二計劃》:“河堤之內應劃分為新式街道,以備種種目的建筑所需。”
釋義:
1.見"河堤"。
造句:
1、 五月,情竇初開。詭異的春風,悄然漫過初夏的河堤。聽說石榴花開過,而我依然還在春的背后,匆忙整理著歲月過往的思緒。踏上五月的沙灘,是誰,在云天之外呼喚著我?用夏潮濕的聲音。春,初容已改。
2、 河堤小路,繞城而行,往來車輛如同穿梭一般,兩岸綠柳成蔭,許多高大的建筑物,掩映在綠柳蔭中,紅綠相間,景色格外迷人。
相關詞語:
暴虎馮河表里山河不廢江河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山河半壁河山半壁山河辨如懸河辨若懸河楚界漢河大好河山帶礪山河堤潰蟻孔堤潰蟻穴帶礪河山擔雪填河倒峽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