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標
詞語 | 浮標 |
---|---|
拼音 | fú bi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浮在水面的航行標 志。用來標示航道邊緣和淺灘、礁石等礙航物的位置。解釋:
(一)、一種金屬制或木制之器,一端系於水底,其本身浮於水面。用來指示航道的界限,航行的障礙物和危險地區。
唐 陳子昂 《洪崖子<鸞鳥詩>序》:“寄孤興於露月,沉浮標於山海。”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二節:“在他們的遺址里,發現了長約二米的木槳,還有陶、石網墜,木浮標,竹魚簍。”《新華月報》1950年第3期:“關于管理海港河道、燈塔浮標、氣象報道等助航設備的職務……全部移交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或市的港務局。”
釋義:
浮標,指浮于水面的一種航標,是錨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標示航道范圍、指示淺灘、礙航物或表示專門用途的水面助航標志。浮標在航標中數量最多,應用廣泛,設置在難以或不宜設立固定航標之處。浮標,其功能是標示航道淺灘或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礙物。裝有燈具的浮標稱為燈浮標,在日夜通航水域用于助航。有的浮標還裝雷達應答器、無線電指向標、霧警信號和海洋調查儀器等設備。
造句:
1、人類,猶如一支浮標,任何風浪也無法使它沉沒。
2、烈日下,一老翁坐在岸邊,兩眼一動不動的盯著河面的浮標,從日出到日落,依然兩手空空,老翁卻怡然自得,樂在其中。
相關詞語:
標同伐異標新立異標新競異標新領異標新豎異標枝野鹿標情奪趣標新創異沉浮俯仰沉李浮瓜粗心浮氣錯認顏標崇雅黜浮從俗浮沉斷梗浮萍泛萍浮梗浮白載筆浮瓜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