鎩羽
詞語 | 鎩羽 |
---|---|
拼音 | shā yǔ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翅膀被摧殘,比喻失意或失敗:鎩羽而歸。解釋:
(一)、摧落羽毛。常比喻不得志。
唐 柳宗元 《簡吳武陵》詩:“鎩羽集枯干,低昂互鳴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提攜,鎩羽忽高飛,劍出 豐城 獄底。” 嚴復 《救亡決論》:“千萬旅進,人皆鎩羽,我獨成龍,是冥冥中之鬼神,又許我為儒也。”參見“ 鎩羽暴鱗 ”。
釋義:
鎩羽之意為傷了翅膀,比喻失意,毛羽傷殘,不能高飛。比喻人受摧殘而失志。
造句:
1、 一開始字里行間就漏洞百出,貓聲鳥居然把夜鶯啄得鎩羽而歸。
2、 鎩羽般零落的片片枯槁,悲風迷離之際,怦然心動得旋落在我的跟前。落花紛飛,缺乏著綺麗,卻暗帶著幾許蕭颯,定格著那一剎那,內(nèi)心一片惘然。
相關詞語:
愛惜羽毛垂頭鎩羽德輶如羽斷羽絕鱗鉤金輿羽綸巾羽扇鴻衣羽裳換羽移宮積羽沉舟吉光片羽吉光鳳羽零光片羽毛羽零落毛羽未豐沒金鎩羽沒金飲羽沒石飲羽沒衛(wèi)飲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