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襕
詞語 | 白襕 |
---|---|
拼音 | bái lá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時士人的服裝。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蘇,傾首微笑而去。”宋 葉適《送徐洞清秀才入道》詩:“白襴已回施,黃氅猶索錢。”《宋史·輿服志五》:“近年品官緑袍及舉子白襴下皆服紫色,亦請禁之。”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烏紗小帽耀人明,白襴浄,角帶傲黃鞓。”王季思 校注:“《元史·輿服》記:‘宣圣廟 執(zhí)事,儒服,軟腳唐巾,白襴插領,黃鞓角帶,皂鞾。’白襴二句,正寫當時儒服。”解釋:
(一)、古時士人的服裝。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蘇,傾首微笑而去。” 宋 葉適 《送徐洞清秀才入道》詩:“白襴已回施,黃氅猶索錢。”《宋史·輿服志五》:“近年品官緑袍及舉子白襴下皆服紫色,亦請禁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烏紗小帽耀人明,白襴浄,角帶傲黃鞓。” 王季思 校注:“《元史·輿服》記:‘ 宣圣廟 執(zhí)事,儒服,軟腳唐巾,白襴插領,黃鞓角帶,皂鞾。’白襴二句,正寫當時儒服。”
釋義:
白襕,古時士人的服裝。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黥》。
相關鏈接:白
相關詞語:
蒼白無力白璧青蠅白璧微瑕白璧無瑕白丁俗客白發(fā)蒼顏白發(fā)紅顏白發(fā)千丈白發(fā)青衫白飯青芻白圭之玷白黑分明白虹貫日白華之怨白駒過隙白駒空谷白蠟明經(jīng)白龍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