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訛
詞語 | 妖訛 |
---|---|
拼音 | yāo 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怪誕虛妄。(二)、指怪誕乖謬之言。
解釋:
(一)、怪誕虛妄。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既不信道,好為訕毀,謂真正為妖訛,以神仙為誕妄。”《北史·藝術傳序》:“或變亂陰陽,曲成君欲;或假託神怪,熒惑人心,遂令時俗妖訛,不獲返其真性。” 五代 徐夤 《寓題雜懷》詩:“大道真風早晚還,妖訛成俗污乾坤。”
(二)、指怪誕乖謬之言。
《舊唐書·高祖紀》:“進違戒律之文,退無禮典之訓。至乃親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訛,交通豪猾。”
釋義:
妖訛,yāo é,怪誕虛妄,出處《抱樸子·明本》。
相關詞語:
舛訛百出斷怪除妖訛言惑眾訛以傳訛訛以滋訛分外妖嬈積訛成蠹課語訛言三言訛虎豕虎傳訛天災地妖興妖作怪降妖捉怪興訛造訕興妖作亂興妖作孽妖不勝德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