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束
詞語 | 縛束 |
---|---|
拼音 | fù sh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裹扎。(二)、捆綁。
(三)、約束。
解釋:
(一)、裹扎。
《六韜·武車士》:“走能逐奔馬及馳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縛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習者。”
(二)、捆綁。
《史記·酷吏列傳》:“吏之治以斬殺縛束為務, 閻奉 以惡用矣。”《漢書·張放傳》:“白晝入樂府,攻射官寺,縛束長吏子弟。”《后漢書·鄧訓傳》:“ 羌 胡 俗恥病死,每病臨困,輒以刀自刺。 訓 聞有困疾者,輒拘持縛束,不與刀刃,使醫藥療之。”
(三)、約束。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況有官縛束,安能長顧私。” 清 王韜 《平賊議》:“即有一二狷潔自好賢豪自命者,亦止於上下縛束,無可措手。”
釋義:
1.裹扎。 2.捆綁。 3.約束。
造句:
1、若端面縛束較強且存在一定的側壓力,試件中部出現多重剪切帶。
2、我不會被金錢名譽這些身外之物所縛束。
相關詞語:
按兵束甲案兵束甲綢繆束薪俯首就縛縛雞之力發蒙解縛解黏去縛久束濕薪卷甲束兵粒米束薪面縛輿櫬面縛銜璧肉袒面縛束馬懸車束身自好束手待斃束手就擒束手束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