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譜
詞語 | 工尺譜 |
---|---|
拼音 | gōng chě pǔ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中國傳統記譜法之一。常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記寫七聲1、2、3、4、5、6、7;高八度各音加“亻”旁為標記,如 、 、 標為仩、伬、仜;低八度各音除六、五、乙分別改用合、四、一外,余均以最末一畫帶撇以示區別,如 、 、 標為 ;并以“、”“○”“·”等多種記號做板眼節奏符號。尺(chě)。解釋:
(一)、我國古代記錄樂譜的工具。由音高符號、調名符號、節奏符號和補充符號組成。晚 唐 時已出現, 宋 時稱為“半字讌樂譜”,并以之與十二律相配。這種記譜形式隨音樂的發展和不同地區、不同樂種的具體運用,在各種符號的寫法上有很大的差別。
明 中葉后,隨著昆腔的流行,逐漸形成一種常式。
釋義:
1.我國古代記錄樂譜的工具。由音高符號﹑調名符號﹑節奏符號和補充符號組成。晩唐時已出現,宋時稱為"半字燕樂譜",并以之與十二律相配。這種記譜形式隨音樂的發展和不同地區﹑不同樂種的具體運用,在各種符號的寫法上有很大的差別。明中葉后,隨著昆腔的流行,逐漸形成一種常式。
相關詞語:
昂藏七尺不惜工本百尺竿頭百尺無枝尺布斗粟尺椽片瓦尺寸可取尺寸之地尺寸之功尺短寸長尺幅千里尺蠖求伸尺樹寸泓尺水丈波尺澤之鯢垂涎三尺寸地尺天寸進尺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