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
詞語 | 淮海戰役 |
---|---|
拼音 | huái hǎi zhàn yì |
字數 | 4字詞語 |
形式 | abcd式詞語 |
意思:
解放戰爭時期三個最大戰役之一。此次戰役,國民黨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集結的和以后增援來的兵力共80萬人。人民解放軍的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和華東軍區、中原軍區以及華北軍區所屬冀魯豫軍區的地方武裝,共60余萬人。戰役于1948年11月6日發起。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華東野戰軍圍殲敵第七兵團,迫使敵三個半師在臺兒莊、棗莊地區起義。第二階段是中原野戰軍在宿縣西南雙堆集地區殲敵第十二兵團;華東野戰軍將由徐州西逃的敵三個兵團包圍于永城東北青龍集、陳官莊地區,并將其一個兵團殲滅。第三階段是華東野戰軍殲滅永城東北青龍集、陳官莊地區被圍之敵。戰役于1949年1月10日結束,歷時65天,殲敵5(五)、5萬人,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使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處于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解釋:
1948年11月6日,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在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組成的總前委指揮下發起了淮海戰役。這次戰役歷時六十五天,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五十五萬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使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處于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造句:
1、其他兩個是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2、迎接淮海戰役的時候,總的形勢很好.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拔山超海百川歸海百戰百勝百戰不殆背城一戰背水一戰碧海青天別風淮雨八仙過海百川朝海百川赴海百戰百敗兵兇戰危滄海橫流滄海桑田滄海一粟滄海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