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謈
詞語 | 呼謈 |
---|---|
拼音 | hū bó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號呼;號哭。解釋:
(一)、號呼;號哭。
《漢書·東方朔傳》:“上令倡監(jiān)榜舍人,舍人不勝痛,呼謈。” 顏師古 注:“﹝呼謈﹞謂痛切而叫呼也。與《田蚡傳》‘呼服’音義皆同。” 宋 洪邁 《夷堅丁志·符助教》:“﹝黃衣卒﹞所點處隨手成大疽如盌,﹝ 符助教 ﹞凡呼謈七晝夜乃死。” 清 錢謙益 《吳士熙授承德郎制》:“事藂必理,刃皆有餘。庭無呼謈之民,野絶探丸之盜。”
釋義:
1.號呼;號哭。
相關(guān)詞語:
八方呼應(yīng)奔走呼號踣地呼天愴地呼天瞠呼其后愴天呼地此呼彼應(yīng)大聲疾呼登高一呼大呼小喝大呼小叫庚癸之呼庚癸頻呼詬龜呼天呼不給吸呼風喚雨呼庚呼癸呼盧喝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