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陵
詞語 | 嚴陵 |
---|---|
拼音 | yán l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嚴光。(二)、即嚴陵瀨。
解釋:
(一)、即 嚴光 。
光 字 子陵 ,省稱 嚴陵 。 東漢 會稽馀姚 人。少曾與 漢光武帝 劉秀 同游學。 秀 即帝位后, 光 變姓名隱遁。 秀 遣人覓訪,征召到京,授諫議大夫,不受,退隱于 富春山 。后人稱他所居游之地為 嚴陵山 、 嚴陵瀨 、 嚴陵釣臺 等。詩文中常用其事。《南史·隱逸傳上·劉凝之》:“昔 老萊 向 楚王 稱僕, 嚴陵 亦抗禮 光武 。” 唐 李白 《箜篌謠》:“貴賤結交心不移,惟有 嚴陵 及 光武 。” 前蜀 韋莊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書昆仲》詩:“懷鄉不怕 嚴陵 笑,只待秋風別釣磯。”參閱《后漢書·逸民傳·嚴光》。
(二)、即 嚴陵瀨 。
宋 楊萬里 《夜泊釣臺小酌》詩:“ 牛貍 送我止 嚴陵 ,黃雀隨人赴帝城。”
釋義:
1.即嚴光。光字子陵,省稱嚴陵。東漢會稽馀姚人。少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游學。秀即帝位后,光變姓名隱遁。秀遣人覓訪,征召到京,授諫議大夫,不受,退隱于富春山。后人稱他所居游之地為嚴陵山﹑嚴陵瀨﹑嚴陵釣臺等。詩文中常用其事。 2.即嚴陵瀨。
造句:
1、 會稽嚴陵,未可名屈;太原王霸,終以病歸。
2、 此次由閩南返里,再經桐廬附近的嚴陵瀨,內心則格外輕松,因為他畢竟拒絕了李侍堯的舉薦,沒有再踏入仕途。
相關詞語:
霸陵醉尉壁壘森嚴不惡而嚴暴內陵外冰雪嚴寒辭嚴義正詞嚴義密詞嚴義正辭嚴氣正辭嚴誼正辭嚴意正刁斗森嚴父嚴子孝廣陵散絕海桑陵谷懷山襄陵戒備森嚴陵谷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