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繯
詞語 | 投繯 |
---|---|
拼音 | tóu hu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上吊。解釋:
(一)、自縊。
《后漢書·吳祐傳》:“因投繯而死。” 李賢 注:“謂以繩為繯,投之而縊也。”《新唐書·長孫無忌傳》:“ 敬宗 令大理正 袁公瑜 、御史 宋之順 等即 黔州 暴訊。 無忌 投繯卒。” 清 馮桂芬 《許烈姬傳》:“屢投繯求死,不可得。” 茅盾 《子夜》十八:“她又覺得她的結果只有那照例的一著:吞金或者投繯。”
釋義:
自縊;上吊:投繯而死。
造句:
1、總計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墮井投繯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
2、霸王別姬,貴妃投繯,染盡多少君王淚。
相關詞語:
閉門投轄冰炭不投拔轄投井報李投桃背暗投明以碫投卵乘間投隙東投西竄飛蛾投火話不投機話不相投毀方投圓焦熬投石解甲投戈救火投薪舉手投足救焚投薪落井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