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血
詞語 | 蹀血 |
---|---|
拼音 | dié xuè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見“喋血”。解釋:
(一)、流血很多,踏血而行。形容殺人之多。
宋 司馬光 《登宿州北樓望梁楚之郊訪古作是詩》:“茲為會戰(zhàn)場,蹀血無時休。” 明 唐順之 《答曾石塘總制書》:“獨吾丈擐甲仗鉞,身自督戰(zhàn),出入塞垣戎馬閒,蹀血斬馘,使黠虜名酋,百年來至是始識大帥風采。” 徐興業(yè) 《金甌缺》第二部第二一章:“ 楊可世 在王城門下蹀血苦戰(zhàn)。”
釋義:
同‘喋血 ’。
造句:
1、楊家蹀血金沙灘,六郎洞悉潘美陰謀,為替父兄報仇,回朝求八王相助,可八王失蹤。
2、當先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后舞,顧不快邪!
相關詞語:
碧血丹心兵不血刃抱璞泣血兵未血刃兵無血刃蒼蠅見血椎心泣血萇弘碧血椎牛歃血椎心嘔血丹心碧血杜鵑啼血刀光血影蹈鋒飲血蹀躞不下拊心泣血狗血淋頭狗血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