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蘗
詞語 | 三蘗 |
---|---|
拼音 | sān niè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三孽”。謂一本生三蘗。原指 韋、顧、昆吾,皆 桀 之黨,后亦泛指三個結(jié)黨的惡人。解釋:
(一)、亦作“ 三孽 ”。謂一本生三蘗。原指 韋 、 顧 、 昆吾 ,皆 桀 之黨,后亦泛指三個結(jié)黨的惡人。
《詩·商頌·長發(fā)》:“苞有三蘗,莫遂莫達(dá)。 韋 顧 既伐, 昆吾 夏桀 。” 毛 傳:“有 韋國 者,有 顧國 者,有 昆吾國 者。” 鄭玄 箋:“ 韋豕 、 韋彭 ,姓也, 顧 、 昆吾 皆 己 姓也。三國黨於 桀 惡。”《文選·劉琨<答盧諶>詩》:“二族偕覆,三孽并根。” 李善 注:“三孽,謂 劉琨 之兄子…… 劉聰 、 劉曜 、 劉粲 也。”
釋義:
三蘗,讀音sān niè,亦作“ 三孽 ”。
相關(guān)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zāi)白璧三獻(xiàn)巴三攬四半三不四避軍三舍避君三舍不壹而三草廬三顧差三錯四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