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謂
詞語 | 不謂 |
---|---|
拼音 | bù wè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不能說(用于表示否定的語詞前面):任務(wù)不謂不重。時間不謂不長。(二)、不料;沒想到:離別以來,以為相見無日,不謂今又重逢。
解釋:
(一)、不告訴。
《詩·小雅·隰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陳奐 傳疏:“‘遐不謂矣’《禮記》引《詩》作‘瑕不謂矣’。遐、瑕古通用。 鄭 注云:瑕之言胡也,謂猶告也。”
(二)、不以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括 ﹞嘗與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難,然不謂善。”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謂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應(yīng)之,悅而歸之。”
(三)、不算作;不稱為。
清 戴震 《徐節(jié)婦傳》:“ 徐氏 之禍,可不謂烈哉!微節(jié)婦,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生色》:“ 金氏 子其神乎!諄囑醮婦,抑何明也!一人不殺,而諸恨并雪,可不謂神乎!”
(四)、不意,不料。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詩:“不謂矜餘力,還來謁大巫。” 清 王韜 《淞隱漫錄·悼紅仙史》:“乖隔以來,靡日不思,不謂今日又有相見之期。” 毛澤東 《反對本本主義》:“不謂共產(chǎn)黨內(nèi)討論問題,也還有人開口閉口‘拿本本來’。”
釋義:
不謂,漢語詞匯。拼音:bù wèi釋義:1、不告訴。2、指不以為。3、.不算作;不稱為。4、不意,不料。
造句:
1、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
2、事物屬于性,君子不謂之性也,必有心焉,而后能治。裁制屬諸心,君子不謂之心也,必有性焉,然后能存。胡宏
相關(guān)詞語:
不成器抱不平不旋踵哀而不傷愛不忍釋愛不釋手曖昧不明安不忘危按兵不動按捺不住暗室不欺傲不可長傲慢不遜按兵不舉敖不可長把持不定百不失一百不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