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腿
詞語 | 裹腿 |
---|---|
拼音 | guǒ tu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纏在褲子外邊小腿部分的布條,舊時士兵行軍時多打裹腿。解釋:
(一)、即膝褲。
周錫保 《中國古代服飾史》第十四章第七節:“南方婦女扎褲腳管者不多,到了寒冷時,用裝有棉花的直筒式的裹腿(考究的用錦繡)包裹于小腿部分,上有二帶系于脛上,在褲子之內覆及足背,也叫做‘膝褲’。”參見“ 膝褲 ”。
(二)、纏在褲子外邊小腿部分的布條,士兵行軍時常用以保護腿部并使步履輕便有勁。
吳組緗 《山洪》二一:“這一天過的是 安徽 隊伍,士兵們灰布棉軍衣,皮帶裹腿都齊整。” 艾蕪 《還鄉記》:“隨便一看,正像一個普通的兵士,穿著短褲,草鞋,腳桿上纏著黃色的裹腿。”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漢望都壁畫伍佰八人》:“伍佰著行縢。行縢古稱‘邪幅’,即今‘裹腿’或‘綁腿’。”
釋義:
纏在褲子外邊小腿部分的布條,舊時士兵行軍時多打裹腿。
造句:
1、 不要穿卡普里褲或是裹腿去面試.
2、 皮裹腿和皮坐墊粘的更牢,能幫助騎手保持平衡.
相關詞語:
杜口裹足裹糧坐甲裹尸馬革裹足不前裹血力戰紅裝素裹金鑲玉裹就棍打腿裂裳裹足馬革裹尸濃妝艷裹氈襪裹腳靴裹足不進綿里裹鐵翠圍珠裹紅妝素裹花拳繡腿妍皮不裹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