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居
詞語 | 巢居 |
---|---|
拼音 | cháo j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遠古人群用樹枝、樹葉和茅草等材料在樹上建造的居所。解釋:
(一)、謂上古或邊遠之民于樹上筑巢而居。
《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南 越 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唐 杜甫 《五盤》詩:“好鳥不妄飛,野人半巢居。”
(二)、猶隱居。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九日見寄》:“辟難無勞效 桓景 ,巢居隨處壓崔嵬。” 明 許三階 《節俠記·閨憶》:“只是巢居有日,椎紒堪悲,戶外之雀可羅,堂前之燕盡去。”
釋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曾記載有巢居的傳說。如《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因此有人推測,巢居也可能是低洼潮濕而多蟲蛇的地區采用過的一種原始居住方式。地勢高亢地區則營造穴居。
造句:
1、他為逃避法律的制裁,躲藏于深山老林,從此巢居穴處。但法網恢恢,最終沒有躲過應有的懲罰。
2、建水燕子洞不僅景觀神奇,更以每年巢居數十萬只白腰的生態景觀稱著于世。
相關詞語:
安居樂業安土重居別財異居變動不居別籍異居辨物居方別居異財巢毀卵破巢居穴處鶉居鷇食辭富居貧辭尊居卑巢焚原燎巢林一枝巢傾卵覆巢傾卵破恥居人下恥居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