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源
詞語 | 亂源 |
---|---|
拼音 | luàn yuá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亂原”。禍亂的根源。《三略·上略》:“羣吏朋黨,各進所親,抬舉姦枉,抑挫仁賢,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謂亂源。”《漢書·武五子傳贊》:“千秋 材知未必能過人也,以其銷惡運,遏亂原,因衰激極,道迎善氣,傳得天人之祐助云。”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jié):“唐朝 到 開元 時期才達到極盛的頂點,也就在這個時期的季年,造成了 天寶 時期的亂源。”解釋:
(一)、亦作“ 亂原 ”。禍亂的根源。
《三略·上略》:“羣吏朋黨,各進所親,抬舉姦枉,抑挫仁賢,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謂亂源。”《漢書·武五子傳贊》:“ 千秋 材知未必能過人也,以其銷惡運,遏亂原,因衰激極,道迎善氣,傳得天人之祐助云。”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jié):“ 唐朝 到 開元 時期才達到極盛的頂點,也就在這個時期的季年,造成了 天寶 時期的亂源。”
釋義:
觀音筍是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觀音娘娘生日前后出土的一種小筍,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干吃尤有奇香。南岳山上的和尚、道士,對觀音筍的干吃方法,極為講究。選挖小筍,務(wù)必在觀音菩薩生日前后幾天,擇其細嫩而肉厚者,先退去殼,用火煮沸,不至全熟,即取出曬干,然后放置茶油內(nèi),用壇貯藏,時間愈久,香味愈濃,取出吃時,加鹽椒少許,美味無比。不用油浸,用普通浸泡之法加工,也勝于其他一般干筍。觀音筍是寺觀招待賓客的佳肴。
相關(guān)詞語:
亂彈琴拔本塞源鬢亂釵橫兵荒馬亂撥亂反正敗法亂紀悖言亂辭本末源流變古亂常撥亂反治撥亂濟時撥亂濟危撥亂為治兵慌馬亂釵橫鬢亂粗服亂頭端本正源定亂扶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