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燭
詞語 | 香燭 |
---|---|
拼音 | xiāng z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祭祀祖先或神佛用的香和蠟燭。解釋:
(一)、指精美的蠟燭。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唐 溫庭筠 《池塘七夕》詩:“香燭有光妨宿燕,畫屏無睡待牽牛。”
(二)、香和蠟燭。用以祭祀祖先或供奉神佛。
宋 錢愐 《錢氏私志·董夫人》:“ 錢大主 臨蓐,齎香燭祈禱。”《西游記》第五六回:“ 三藏 叫:‘ 悟空 ,取香燭來,待我禱祝,好念經。’”《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歲,也該把菩薩面前香燭點勤些!”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這是人家供神的東西,不看見點著香燭么!”
釋義:
詞目:香燭拼音:xiāng zhú基本解釋[joss sticks and candles] 祭祀用的香和蠟燭
造句:
1、 對呀。規則上說了,要么神廟武士認輸,要么堅持到香燭熄滅。可規則上沒有說明怎么讓香燭熄滅啊!咱、咱們可以主動出手把他弄滅了。
2、 一捧黃土,一杯老酒,三支香燭,幾把紙錢,聲聲爆竹,怎表掛念?人已故去,天亦有情。逝者已逝,生當珍惜,節哀順變。清明節要保重身體,勿憂思過度!
相關詞語:
暗香疏影寶馬香車秉燭待旦秉燭夜游炳燭夜游班香宋艷撮土焚香齒頰生香春暖花香當風秉燭燈燭輝煌洞房花燭洞幽燭微洞燭其奸洞隱燭微洞幽燭遠斷香零玉分香賣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