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夫
詞語 | 腳夫 |
---|---|
拼音 | jiǎo f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搬運工人的舊稱。(二)、舊稱趕著牲口供人雇用的人。
解釋:
(一)、同“腳夫”。 沈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為了逃避這些人的注意,我就同幾個差弁模樣的年輕人,跟在一伙腳伕后面走去。”
(二)、舊稱搬運貨物行李的伕役。
宋 王明清 《摭青雜說》:“又一年, 金尉 權一邑事,有一過往 徐將仕 借腳夫。”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下:“召倉官,云欲下倉視糧,命各鄉里正集腳夫於倉。”《水滸傳》第四十回:“鬧猶未了,只見法場南邊一伙挑擔的腳夫,又要挨將入來。” 沙汀 《獸道》:“她的兒子在當腳夫,經常幫城里一些小商人去省城買辦雜貨。”
(三)、指碼頭、車站上代客搬運行李、貨物的人。
燕谷老人 《續孽海花》第三七回:“江天船慢慢靠岸了,那些接客的、賣雜物的,以及腳夫等,紛紛都跳上船來。” 朱自清 《背影》:“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
釋義:
腳夫,舊社會對搬運工人的稱呼。在陜、甘、內蒙、山西、青海一帶,過去有靠趕著騾、驢、馬等牲畜幫人運輸的人,這種人稱作“趕牲靈”,或“腳夫”。“腳夫”的生活很困苦,走南闖北,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幾天或至數月、數年,全憑兩只腳謀生糊口。
造句:
1、我和腳夫微笑著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2、羅達在興致勃勃地吩咐腳夫搬運行李.
相關詞語:
露馬腳礙手礙腳搬石砸腳婢作夫人比手劃腳不步人腳不亦善夫柴米夫妻村夫俗子村夫野老村野匹夫搓手頓腳草木愚夫捶胸跌腳捶胸頓腳大手大腳獨夫民賊點手劃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