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役
詞語 | 勞役 |
---|---|
拼音 | láo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強迫的勞動:服勞役。勞役繁重。(二)、指(牲畜)供使用:他家有三頭能勞役的牛。
解釋:
(一)、指統治者強迫人民出勞力當差服役。
《淮南子·泰族訓》:“無軼民,無勞役,無寃刑。” 唐 錢起 《送張管書記》詩:“邊事多勞役,儒衣逐鼓鼙。”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八章:“養好了傷,服滿三八二十四天勞役, 王二 從縣城回到 王家堡子 了。”
(二)、勞苦。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 元 曰:‘相公口氣逼人,恐著述搜索勞役,心氣不正,何不坐禪?’” 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風光正暮春,便縱然勞役,何必愁悶?”
釋義:
①指強迫的勞動:服~。 ②指(牲畜)供使用:這個村共有十七頭能~的牛。
造句:
1、古代統治者繁重的勞役剝削使老百姓怨聲載道。
2、為此,大催征賦稅,增發勞役,兵連禍結,國匱民窮。
相關詞語:
鞍馬勞頓鞍馬勞困鞍馬之勞案牘勞形鞍馬勞倦鞍馬勞神案牘之勞不辭勞苦不敢告勞不勞而獲伯勞飛燕不勞而成吃苦耐勞東勞西燕反勞為逸費力勞心費財勞民分勞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