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馬城
詞語(yǔ) | 羊馬城 |
---|---|
拼音 | yáng mǎ chéng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yǔ) |
形式 | abc式詞語(yǔ) |
意思:
古時(shí)為防守御敵而在城外筑的類似城圈的工事。解釋:
(一)、古時(shí)為防守御敵而在城外筑的類似城圈的工事。
《通典·兵五》:“於城外四面壕內(nèi),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墻,謂之羊馬城。”亦作“ 羊馬垣 ”、“ 羊馬墻 ”?!杜f五代史·梁書·朱珍傳》:“既破羊馬垣,遇雨班師?!薄端问贰㈠W傳》:“ 錡 傳城筑羊馬垣,穴垣為門?!薄睹魇贰じ呙鈧鳌罚骸?周 王 恭枵 募民筑羊馬墻,堅(jiān)厚如高岸?!?/p>
釋義:
1.古時(shí)為防守御敵而在城外筑的類似城圈的工事。
相關(guān)詞語(yǔ):
風(fēng)馬牛空城計(jì)露馬腳馬后炮馬前卒替罪羊下馬威愛(ài)禮存羊鞍馬勞頓鞍馬勞困鞍馬之勞鞍前馬后鞍馬勞倦鞍馬勞神寶馬香車北叟失馬背城借一背城一戰(zhàn)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