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裼
詞語 | 袒裼 |
---|---|
拼音 | tǎn x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襢裼”。脫去上衣左袖,露出內衣。(二)、脫去上衣,裸露肢體。
解釋:
(一)、亦作“ 襢裼 ”。脫去上衣左袖,露出內衣。
《禮記·內則》:“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陳澔 集說:“袒與裼皆禮之敬,故非敬事不袒裼也。”
(二)、脫去上衣,裸露肢體。
《詩·鄭風·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 毛 傳:“襢裼,肉袒也。” 陸德明 釋文:“襢,本又作袒。”《漢書·晁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甲不堅密,與袒裼同。” 唐 劉禹錫 《武夫詞》:“酣歌高樓上,袒裼大道旁。”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有 陳生 ,讀書神祠,夏夜袒裼睡廡下。”
釋義:
袒裼,漢語詞匯。拼音:tǎn xī釋義:1、脫去上衣左袖,露出內衣。2、脫去上衣,裸露肢體。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