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籌
詞語 | 算籌 |
---|---|
拼音 | suàn chó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時計算數目所用器物之一種,其制甚古,以竹木及厚紙等為之,上記數字,用以布算。解釋:
(一)、舊時計算數目所用器物之一種,其制甚古,以竹木及厚紙等為之,上記數字,用以布算。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德清樹妖》:“林干無巨細皆劈裂如算籌,堆積蔽地。” 明 袁宏道 《壽何孚可先生八十序》:“公弘雅博物君子也,喜為 邵 氏學,每出入,必以算籌隨。”
釋義:
根據史書的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發現,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一般長為13--14cm,徑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制成的,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里,系在腰部隨身攜帶。需要記數和計算的時候,就把它們取出來,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擺弄。別看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國數學史上它們卻是立有大功的。而它們的發明,同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造句:
1、 本文列舉了關于算籌起源的諸多觀點,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該課題研究上的幾條途徑。
2、 后來經過不斷進化演變,算籌成了算盤。
相關詞語:
巴前算后半籌不納半籌莫展不可勝算唱籌量沙成算在心持籌握算策無遺算長算遠略打小算盤反攻倒算高出一籌高人一籌觥籌交錯龜齡鶴算龜年鶴算海屋添籌海屋籌添